上周,受動蕩局勢影響,利比亞El Feel油田被迫關閉,導致7萬桶/日原油供應受損,這為油價帶來有效支撐。美國WTI原油4月期貨上周跳漲3.28%,收報63.55美元/桶。
最新EIA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300萬桶,而分析師預期為增加21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了250萬桶,而分析師預期為減少19萬桶。汽油期貨大幅下跌,導致其他能源價格走低。美國WTI 4月原油期貨電子盤價格周三(2月28日)收盤下跌1.46美元,報61.55美元/桶。
盡管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的石油產量有所下降,但美國石油產量的飆升仍限制了今年的油價。自2016年年中以來,美國原油產量增加了五分之一,達到1000多萬桶/日。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產量再次上升至1030萬桶/日,并已接近俄羅斯的產量。澳洲Rivkin Securities的分析師William O"Loughlin表示,美國產量的攀升繼續令市場承壓,因投資者擔心OPEC減產將被美國產量上升所抵消。
需求方面來看,雖然各大機構均上調全球原油需求,但全球三大原油消費國——中國、印度和日本的月度工廠活動有所放緩,該消息對油價施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周三報告稱,2月份工廠活動的增長是自2016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近期敘利亞局勢再起波瀾,預計美俄之間在中東地區的較量會越來越直接和越來越激烈。中東是全球重要的原油生產區,中東的局勢若再度趨于緊張,會引發市場對原油供應端的擔憂,進而對市場情緒產生較大的影響。
長江期貨分析師稱,綜合來看,預期國際原油價格仍偏弱振蕩,但中東局勢的惡化,引發市場對原油供應端的擔憂,在下方對油價形成支撐。
世界兩大基準原油——布倫特和WTI的油價體現了全球的供需狀態,但在價格結構上無法準確反映亞太地區原油市場的供需狀況,而是更多地反映歐洲和美國原油市場的供需狀況。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國在2000年以后推出的以當地幣種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形成影響力。隨著近年來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總體上對原油的消耗量與日俱增。在此情況下,作為亞太地區原油貿易的龍頭,中國即將在3月26日推出的以人民幣計價的上海原油期貨,有望為亞太地區原油貿易提供更為合理的定價基準和風險管理工具。
盡管如此,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布倫特和WTI原油在全球油市的主導地位并不會動搖。
WTI原油作為全球原油市場的領導者,其價格發現功能更具參考性,因此運用芝商所旗下的NYMEX WTI原油期貨(交易代碼:CL)對沖風險或者捕捉投資機會更具優勢。據芝商所報告信息,作為最具流動性的原有期貨合約之一,WTI的短期到期合約在現貨月至第一年的流動性極高,而近來,對于時間更長的2年和3年元氣到期合約流動性的關注持續增多,這使得管理長期風險更加簡單和更加具有成本效益。
此外,芝商所能源產品部資深總監Jeff White介紹稱,對沖波動性和價格風險的最佳方式是使用原油期權。芝商所(CME)原油期權在組合保證金方面具備抵充及價格發現優勢,期權產品既可以獲取多空價差收益,也可以捕捉波動率多空的機會。CME在原油期權組合中,提供了廣泛的產品構成以滿足廣泛交易者的對沖需求,除了標準香草每月期權外,還包括許多非常多短期期權,比如每日期權,隔日短期期權,以及每周期權等。
資深基金經理寇健結合供需關系判斷,2018年WTI原油的歷史波動率將會不斷地下降。寇健表示,賣出2018年9月(LOU8),10月(LOV8) 11月(LOX8),12月(LOZ8) 的WTI 原油期權,保持市場中性或者少量多頭是目前最可取的WTI原油期權交易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