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美豆實現創紀錄產量,本季巴西大豆豐產預期強烈,而阿根廷大豆產量在全球占比約16%,因此,即使阿根廷產量下降近千萬噸也不足以改變全球大豆市場供應寬松的基本格局。在阿根廷旱情緩解,美國農業部對阿根廷大豆產量做出合理評估的背景下,國內豆粕反彈行情告一段落。
隨著阿根廷大豆在2月份進入生長關鍵期,持續干燥少雨的天氣令該國大豆遭遇更加嚴重的減產威脅,各家評估機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加入調低阿根廷大豆產量的大比拼,甚至有機構做出在不到一個月內連續四次下調產量的不尋常動作。一時間,阿根廷大豆減產成為國內外豆類市場關注的焦點。減產預期下,市場看漲情緒被全面點燃,沉寂多時的豆類市場持續攀升,各路資金蜂擁而至,唯恐錯過這場久違的盛宴。
阿根廷大豆減產成共識 影響程度或高估
阿根廷大豆自去年底播種開始似乎就被套上了干旱的魔咒,在長達四個多月少雨天氣影響下,減產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美國農業部在3月大豆月度供需報告中將阿根廷大豆產量由上月預計的5400萬噸調降到4700萬噸,一個月內下調700萬噸足見阿根廷大豆產區在2月所遭遇的旱情之重。相比其他分析機構近千萬噸的調減幅度,美國農業部對阿根廷大豆產量的評估數據更具參考價值。按照正常年份產量測算,阿根廷大豆約占全球大豆總產量的16%,約12%的大豆用于出口,在全球大豆出口份額中占比僅為4.8%。阿根廷大豆主要用于國內加工,并且該國約有一半的豆粕要賣到國際市場,這也是本輪豆類反彈行情中豆粕表現尤為搶眼的主要原因。
對于我國而言,2017年進口的阿根廷大豆占全部9554萬噸總進口量的6.89%,而且我國不進口豆粕。因此,阿根廷大豆減產對國際市場和中國國內市場的影響被高估,有關美國和巴西大豆產量的風吹草動才是國內市場的重頭戲。
美豆出口數據不給力 期末結轉庫存攀升
近年來,美國和巴西大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形勢愈演愈烈。巴西大豆憑借質量和價格優勢后來居上,已成為全球頭號大豆出口國。按照美國農業部評估,在2017/2018年度全球大豆出口中,巴西大豆占比高達46.8%,美豆占比為37.3%。本季巴西大豆收割過半且豐收基本成定局,在國際市場上與美國大豆的競爭已經開始。
美國農業部在3月供需報告中將美豆出口量由上月的5715萬噸下調到本月的5620萬噸,由于缺少新需求,美豆期末庫存量則由1442萬噸上升到1510萬噸,美豆供應壓力不減反增。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3月1日,本年度美豆累計出口銷售量和出口裝船量同比分別下降9.3%和12.7%。其中,對中國大豆累計出口銷售量和出口裝船量同比降幅分別為19.2%和20.8%。一旦中美貿易戰波及美豆,未來美豆的出口形勢將更加不樂觀。
國內豆粕市場承壓回落 等待下一個風口
在阿根廷大豆天氣炒作刺激下,國內豆粕市場在春節后經歷一波快速拉升行情,期貨和現貨共振效應明顯,來自養殖端和貿易商的采購需求得到有效釋放。當豆粕市場炒作情緒降溫并出現滯漲甚至下跌信號時,需求端的庫存壓力及普遍存在的買漲不買跌的采購心理將使油廠銷貨進度放慢,而資金獲利平倉及企業高位套保等因素也可能進一步施壓豆粕市場。
天氣炒作卷土重來的概率不大,市場的下一個關注點將是3月底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大豆種植意向報告。雖然2月展望論壇給出的美豆面積數據為9000萬英畝,但目前美豆與玉米價格比值顯示種植大豆收益優于玉米,美豆面積維持穩定或增加的可能性較大。阿根廷大豆減產成功打破美豆和國內豆粕市場的振蕩僵局,也使各方對接下來美豆生長期內能否醞釀出新的風口多了一份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