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4月17日)商品市場漲跌對半。黑色系仍多數上漲,硅鐵領漲近5%,鄭煤漲近3%,鐵礦石震蕩走低,跌逾1%;有色金屬延續強勢,滬鋁漲逾2%,滬錫、鉛漲逾1%;能化板塊不溫不火,PP、塑料跌近1%;農產品(000061,股吧)午后回暖,雙粕、豆類盤末均拉升。此前,商務部裁定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存在傾銷,并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截止收盤,漲幅方面,硅鐵領漲4.70%,鄭煤漲2.74%,滬鋁漲2.40%,錳硅、豆粕漲近2%,焦炭、滬錫、滬鉛漲逾1%;跌幅方面,橡膠跌1.64%,鐵礦石跌1.57%,白糖、棕櫚跌逾1%。
國內與國際鋁價并不具備關聯性
對于當前鋁價回升的趨勢,卓創分析師王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俄鋁受制問題對全球范圍的鋁市場影響較大,但對于國內影響并不明顯,消息面刺激過后,市場關注點還是要回到供需基本面上來。當前我國鋁社會庫存仍處于歷史高點,市場供應總量沒有變化,需求面也沒有明顯利好的情況下,市場供需情況并未出現很好的調整。
青島期貨公司也表示,雖然對俄鋁制裁的問題帶動LEM鋁價上漲,但可以看到滬鋁上漲有滯后,且漲幅明顯趨弱。由于受關稅因素影響,國內與國際鋁價并不具備關聯性。此外需要注意,俄鋁不能通過LEM交割后,未來有可能通過中國市場進行交割。俄鋁年產150萬噸的規模將會對國內鋁價形成壓力。
動力煤基本面并未好轉
“動力煤期貨價格上調,整體看還是由于前期大跌帶來的短期反彈,空頭資金倉位回補,并不代表供需好轉。此外鋁價上調主要是受外盤大幅上漲所致,也不具有可持續性。”對于市場股期背離的表現,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認為,雖然股市與期市存在聯動性,但其價格運行邏輯仍有區別。商品主要關注供求關系,而股市除關注業績面外,還受資金因素影響。
據神木煤炭交易中心數據,港口5500大卡煤主流價格已從春節前的770元/噸高位跌至目前570元/噸,進入綠色合理區間。產地供應方面,今年2月中下旬以來煤礦生產復工加快,動力煤產量明顯提升。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動力煤主產地內蒙古、山西及陜西的原煤產量分別累計增長8.1%、1.5%、20.6%。需求方面,3月份以來,氣溫逐漸升高,供暖、供熱需求逐漸高位回落,下游工廠復工對需求的提振并不明顯。4月份,水電開始出力,沿海電廠機組也進入檢修期,煤市淡季特征越來越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