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息,午后商品期貨持續早盤行情,農產品普漲,油脂油料強勢,豆二漲逾2%,豆一、雙粕漲逾1%;有色金屬走高,滬鋁(14825, 345.00, 2.38%)漲逾2%,滬鉛(18450, 155.00, 0.85%)、滬銅(49950, 370.00, 0.75%)漲近1%;黑色系分化,焦煤(1276, 8.00, 0.63%)跌逾1%,焦炭(2450, 5.00, 0.20%)漲逾1%;能化板塊重挫,原油大跌逾2%,燃油、甲醇(3289, -32.00, -0.96%)、瀝青(3370, -40.00, -1.17%)跌逾1%。
截止下午收盤,豆二漲2.59%,滬鋁漲2.32%,焦炭漲1.67%,豆一漲1.42%,菜粕漲1.11%,豆粕(3279, 33.00, 1.02%)漲1.02%;跌幅方面,原油跌2.17%,燃油跌1.73%,焦煤跌1.48%,硅鐵(6996, -102.00, -1.44%)跌1.44%,甲醇跌1.28%,甲醇跌1.28%,瀝青跌1.17%,蘋果(11130, -121.00, -1.08%)跌1.08%,PVC(7370, 20.00, 0.27%)跌1.01%。
中國在未來幾周可能重啟對美國大豆(3774, 53.00, 1.42%)的購買
路透漢堡8月7日-總部位于漢堡的油籽業分析刊物《油世界》(OilWorld)周二表示,盡管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但中國可能在未來幾周再度開始購買美國大豆(3784, 63.00, 1.69%),因全球其它地區無法提供能滿足中國需求的充足大豆供應。
中國7月對包括大豆在內的一系列美國商品課征報復性關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一直在尋找美國以外的替代供應來源,特別是南美大豆,但那里可供出口的大豆數量卻在下降。
“中國將不得不重啟對美國大豆的進口,”《油世界》在最近一期刊物上表示,“我們認為,南美供應短缺令中國需要在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期間進口1,500萬噸美國大豆,即便貿易戰尚未得到解決。”
該文稱,中國“將在未來幾周”重啟對美國大豆的購買。
據美國農業部,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123億美元大豆,是最大宗的出口農產品。
《油世界》表示,考慮到未來六個月南美出口供應量預計同比將明顯減少,中國國內大豆供應狀況將十分緊張,除非其重新開始大規模購買美國大豆。
“中國有可能不得不削減畜牧業生產,這暗示國內市場價格將上漲,”該刊物表示。
港口存煤連續六期持續下降
近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數量持續下降。分析指出,一方面,大秦線下莊至茶塢間摩天嶺500米隧道病害整治,從7月29日起至8月8日每天封鎖一小時,影響部分運量。另一方面,部分港口煤炭貿易商價格出現倒掛,發運積極性大幅下降。
此外,港口出現自燃煤和熱垛,部分貿易商降價銷售場地的存煤,促使成交量和下水量增加。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秦港存煤出現下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煤價止跌企穩。
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截止8月9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數量為641.5萬噸,連續六期持續下降,較8月初最高點時的711.5萬噸下降70萬噸或9.8%,較上月同期時的686萬噸減少44.5萬噸或6.5%,較年內5月1日最低點時的486.5萬噸增加155萬噸,增幅31.9%。
整個8月下旬平均庫存值為681.4萬噸,較7月下旬水平增加691.7萬噸減少10.3萬噸或1.5%,期間1日-3日連續三期庫存水平站于700萬噸之上,之后出現持續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