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臺風“山竹”給多頭帶來炒作的空間,糖價日內上漲幅度較大,但從蔗料的生長規律來看,7—10月是其伸長期,臺風對其影響是造成倒伏而不是折斷拔起,而且降水對其伸長有利,因此很快糖價走勢便回歸基本面,上方5000元/噸關口較難逾越。現貨方面,廣西糖庫存較多且報價較高,約為5200元/噸,云南糖采取降價換取銷量的方式,走貨較快,報價約為5000元/噸。后期熱點主要集中在主產國的生產情況、國內消費和國家政策方面。
巴西本榨季產糖量降低
從巴西雙周數據來看,自5月開始,糖醇比例更加向生產乙醇傾斜,乙醇生產比例增加幅度屢創歷史新高。截至9月1日,糖醇比例達到歷史高位,乙醇發展前景樂觀。巴西本榨季甘蔗入榨量位于歷史新高,干燥的天氣對白糖(5137, 143.00, 2.86%)生產比較有利,中南部地區入榨量提升明顯,且含糖率也位居歷史高位。不過,本榨季白糖產量相比去年同期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糖醇比例大幅下調。
另一個影響巴西出口的關鍵因素是貨幣雷亞爾兌美元的比率。巴西糖出口以美元計價,雷亞爾不斷貶值將導致巴西制糖成本下行,出口利潤加大。目前美元升值導致美元兌雷亞爾接近1∶4,巴西貨幣不斷貶值,對國際糖市的影響加大。
國內消費替代品搶占份額
從國內市場供需端來看,國際糖價下行導致大量進口糖涌入國內市場,此外,緬甸邊境和沿海地區成為走私糖流入我國的兩條通道,其中陸路方面主要通過云南的紅河州、白族州、西雙版納州等地區流入國內;海運方面,中國臺灣作為中轉站,從東南亞地區尤其是泰國走私的白糖停靠后改換包裝流入大陸。我國糖業自給率較低,近年來進口量不斷增加,加大國內供應。本榨季預計配額內外進口總量將達到260萬噸:7月初發放的75萬噸配額外進口由于時間緊迫,估計將有部分結算到下榨季的進口配額內,國內供應壓力繼續后移。截至8月底,本榨季共計進口白糖223.96萬噸,目前進口巴西糖配額內外和國內現貨價差分別是1994元/噸和203元/噸,進口泰國糖配額內外和國內現貨價差分別是2077元/噸和341元/噸。
解決供需矛盾的一個方法就是加大消費,但白糖剛性需求近年來比較穩定,基本上維持在1400萬噸。尤其是近年隨著淀粉(2335, 15.00, 0.65%)糖沖擊不斷加大,白糖淀粉糖比價較高,食糖工業消費這塊市場需求方面出現縮減。淀粉糖對工業消費用糖的總替代比例約為24%,尤其在碳酸飲料、果汁飲料方面替代率均在6%以上,但民用消費方面沖擊較小。
難以出現翹尾行情
與國家政策和糖價后期走私相關的主要是拋儲和直補。前者在糖價低迷之際實行不是明智之舉。2013年國儲收儲的平均價格均在6000元/噸以上,目前來看,雖然步入榨季尾聲,但截至8月底,全國工業庫存仍有141.51萬噸,在同期中居于高位,市場多頭期盼的翹尾行情較難出現,國家沒有必要在糖價低迷的時候雪上加霜。
至于直補,目前尚且處于研究階段,甘蔗直補的價位和收購方法都有待商榷,下榨季板上釘釘落實的概率較小。但面對下行的糖價,為了保護糖廠利益,廣西等主產區降低2018/2019榨季蔗料收購價的可能性較大。
綜上所述,本榨季接近尾聲,白糖價格出現翹尾行情的概率較低。下月甜菜糖即將開榨,目前國內盡快消化庫存是重中之重。下榨季配額外進口降低至85%的關稅,如國際糖價繼續下行,其對國內糖價的沖擊不言而喻,后期糖價將不容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