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在多次調整出口政策后,最終暫定為上調CPO出口關稅,具體地,提高對棕櫚原油 (CPO) 及其衍生產品的出口專項稅(levy)上限至375美元/噸(之前最高上限是175美元/噸),一般出口稅不變(目前CPO一般出口稅上限為200美元/噸)。根據印尼政府近期發布的4月毛棕櫚油出口參考價上調至1787.5美元/噸,意味著印尼4月毛棕櫚油出口稅將跳增至575美元/噸。從競爭均衡的角度上看,又將間接提高國際價格水平。
馬棕復產尚需等待,出口結構面臨調整。首先,馬棕3月供應或依舊偏緊。根據市場預估,盡管產量可能升至自去年10月以來的高位,環比增幅達15%以上,但由于葵油供應中斷、齋月備貨需求等,同時面臨出口轉強,庫存水平預計略增或延續走低。
其次,馬棕復產預期上半年難以兌現。一方面,最大限產因素勞工短缺情況仍需時間。盡管馬來西亞官方宣布4月1日開放邊境,但考慮到特批的3.2萬外勞審批流程時間較長,再加之齋月假期,預計外勞真正開始進入種植園工作預計在5月中下旬。另一方面,根據植物季節性的生長特征,8—10月才是增產高峰期。
此外,出口結構面臨調整。從馬來前期的出口情況來看,因受高價及消費淡季影響,出口已連降3個月,且主要需求國印度、中國減量明顯。但受俄烏局勢影響,主要品種植物油價格全線上漲,葵油、豆油對棕櫚油替代性減弱;且印尼上調關稅后,出口優勢喪失,給到馬來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機會,馬來后期出口預計保持堅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