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YMEX原油10月期貨周三(9月9日)收跌1.79美元,或3.90%,報44.15美元/桶。倫敦方面,布倫特原油10月期貨周三收跌1.94美元,或3.92%,報47.58美元/桶。雖然中國市場企穩推高了全球股市,但原油基本面情況依然疲軟,供應過剩問題持續施壓,NYMEX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44.74美元/桶,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最低一度觸及48.18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中國市場企穩,市場風險情緒繼續升溫。全球股市周三也迎來了久違的“狂歡日”,亞太股市漲勢喜人,香港恒生指數和上證指數延續反彈勢頭。日經指數收盤狂飆7.7%,創自2008年來的最大單日漲幅。股市上漲為油價提供了支撐。
中國海關官方數據顯示,8月原油進口總量為2659萬噸,相當于日均626萬桶。該數據較7月的3071萬噸下降了13.4%,不過中國7月原油進口量錄得紀錄高位,因此適當回調仍屬正常。中國8月原油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上升了5.6%。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今年頭8個月的原油進口總量同比上升了9.8%,去年同期進口總量為2.2067億桶,或日均663萬桶。
歐洲央行(ECB)近期公布了利率決議,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不變。德拉基在講話中重申了歐洲央行將會全額實施量化寬松政策計劃的決心。德國7月季調后貿易帳表現超過預期,顯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貿易水平比之前預想的要好一點,并沒有受到近一段時間歐洲政治問題太多的影響。法國貿易赤字出現回升,但明顯貿易形勢仍不能確定是否已經企穩。歐元區整體出口和消費支出推動GDP繼續復蘇,歐元區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季率增長0.4%,第一季度數據修正后為增長0.5%。。歐元區經濟勢頭增強的跡象或為原油需求回升提供支持。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上周五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4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減少13口至662口,7周來首次實現減少,這也是3個月來石油活躍鉆井數的最大降幅。此次活躍鉆井數顯著下降至7月24日以來最低,或暗示美國原油產量正得到控制,將緩和市場對原油供應過剩問題的擔憂,為油價提供支撐。
外媒調查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8月產量自近年來的月產量紀錄高位回落,因伊拉克北部石油管線運輸中斷,使該國石油供應增長的腳步陷入停頓。8月OPEC石油供應量降至每日3,171萬桶,而7月修正后為3,188萬桶。
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美國上半年原油產量統計數據,雖然頁巖油開采效率得到提升,但在采用了全新的調查統計方法后,EIA將今年1月至5月的實際日均產量數據下修了4萬至13萬桶不等,美國6月原油日均產量為930萬桶,較5月下降10萬桶。
基本面利空因素:
美國石油學會(API)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1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70.6萬桶,而精煉油庫存增加79萬桶。
英國北海油田的原油產量將于10月達到2012年5月來最高,而尼日利亞的原油產量也將于10月達到2012年8月以來最高,隨著美國夏季出行高峰即將結束,而各大煉油企業也將相繼進入設備維護期,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問題恐將日益嚴重。此外俄羅斯和墨西哥近日均表態不會減產,令市場盛行的合作減產傳聞破滅。
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近期取得伊朗核協議突破性進展,有34名參議員公開表示支持國會通過伊朗核協議審核。
美國8月ISM非制造業指數跌至59.0,前值為60.3,雖然數值仍是記錄以來第三高,但各分項全面下滑。商業活動只是自64.9下滑至63.9,此外就業分項,從59.6降至56.0,新訂單指數從63.8降至63.4,物價支付指數從53.7下滑至50.8。這也令油價上行動能受損。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最新的庫存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長466.7萬桶,為4月來最大單周升幅,分析師預計為持平,令油價承壓。
俄羅斯能源部近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俄羅斯原油產出較前月增長0.3%至1068萬桶/日,在此之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和一些小型油企紛紛宣布產量提高。若以噸計算,則從4503萬噸升至4517萬噸。同時OPEC成員國也沒有絲毫減速的意思。外媒調查預計估計,OPEC的7月日產量略高于3200萬桶,其中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產量都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中國8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49.7,為半年來首次跌至榮枯線下方,并創下2012年8月以來最低水準,當時為49.2。財新8月中國制造業PMI終值47.3,雖略高于初值47.1,但依然是2009年3月以來最低水準。數據加劇了投資者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發生硬著陸的擔憂,令油價承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