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在11月展現回暖跡象,但仍從2月所創兩年高位跌入了技術性熊市。
據Metal Bulletin數據,青島港交割的62%品位現貨鐵礦石周四(11月30日)漲超68美元/噸,至68.13美元/噸,刷新一周前觸及的十周高位。
這一價格比6月13日所創今年最低53.36美元漲近28%,但遠低于2月21日所創高位94.86美元,跌幅同樣高達28%。
高盛分析師在接受美國主流媒體采訪時,再次看衰明年的鐵礦石價格,認為未來三個月可能跌至60美元/噸,未來六個月跌至55美元/噸,未來12個月跌至50美元/噸,連續第二年走低。
理由是中國鋼鐵產出將在2018年筑頂回落,同期的全球鐵礦石供應持續增長。市場普遍相信,中國冬季錯峰限產和去產能等新政提振鋼鐵價格,也會推動鐵礦石大漲,但這一邏輯不令人信服。
看衰理由:需求減弱
高盛指出,不能光從需求方的購買意愿來推測價格,鐵礦石價格還是由自身供求決定。
中國作為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與最大的鋼鐵生產國,鐵礦石與鋼架確實存在連動關系,但限產政策最終導致鋼鐵產量減少,實際上抑制了對鐵礦石需求。
路透社也援引Argonaut Securities分析師劉曉慧的研報稱,鐵礦石最近價格上漲是受鋼鐵市場走強推動,但鑒于高爐開工率迅速下滑,鐵礦石的實際需求在下降。
官方統計,中國10月鐵礦石進口量下滑22.7%,從9月所創紀錄高位1.028億噸降至7950萬噸。湯森路透整理的船舶追蹤數據顯示,中國11月的鐵礦石進口大概穩定在8000萬噸,低于今年前十個月的平均水平8960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