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國官方PMI比上月顯著下降0.9個百分點,且自09年3月以來首次突破50的榮枯分界線,顯示出經濟尚未完成筑底,經濟在底部徘徊的時間要長于市場之前的預期。實際上,較早出爐的8月匯豐PMI已部分暗示了這一結果。由于匯豐PMI主要采樣于中小企業,因此,其表現相較于主要采樣于大型國企的官方PMI一直較弱,表現在匯豐PMI自去年11月以來一直處于榮枯分界線之下,顯示出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要差于大型企業。而匯豐PMI在7月曇花一現式的改善在8月并沒有得到延續。
分項指標也不容樂觀。尤其是原材料庫存下降同時產成品庫存上升的跡象仍在持續,且原材料庫存指數降幅較為明顯,超過3%,顯示企業仍處在加速去庫存的過程中。由于原材料庫存是嚴格順周期的指標,在企業未開始補庫存之前,經濟不可妄談底部。此外,新訂單指數指出需求仍在下滑。經濟需求不振的狀況持續顯現,后續必然影響到進出口數據的表現。此外,從歷史經驗來看,無論官方PMI還是匯豐PMI與工業增加值都有著高度的相關性,PMI數據的差強人意意味著即將公布的8月中國整體經濟數據令人堪憂。
在目前的階段,經濟復蘇可能更多地要依靠國家政策的刺激和扶植。但由于08年經濟刺激力度過大,使經濟發展今天不得不面對產能過剩、投資效率低下等各類遺留問題,經濟發展的系統性結構問題較為突出。而企業也仍在艱難痛苦地持續去庫存,且房地產市場回暖趨勢日益明顯,這就使得目前無論是在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的選擇和推出方面,決策層都顯然陷入了糾結的兩難境地。此外,由于經濟發展階段、外圍環境均與08年有所不同,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也有待商榷。但前期穩增長政策仍會逐步發力,預計經濟最早在四季度完成筑底。
不過,雖然整體經濟不景氣但大宗商品仍具備投資價值,表現在板塊之間走勢分化較明顯。在美國干旱天氣、QE3預期、中國下半年并不樂觀的通脹形勢及資金力量的推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預計下半年農產品仍會有較好表現,重點關注豆類、小麥等品種。而工業品和金屬板塊與宏觀經濟實狀況聯系更為緊密,在有效需求沒有得到真正修復之前,即便階段性的反彈也應警惕其是否為虛高,相關投資仍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