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11月30日表示,當前和今后的一段時間,期貨市場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證監會將繼續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完善現代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積極開展涉農期貨品種及交易方式創新,鼓勵期貨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場外衍生品創新,支持其為各類涉農主體提供量身定制風險管理服務并到期貨市場對沖。
第二屆風險管理與農業高端論壇11月30日召開,本屆論壇由證監會和農業部共同主辦,是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姜洋是在出席此次論壇時作出上述表示的。
姜洋表示,作為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和農業保險制度的重要內容,證監會將繼續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完善現代農業風險管理體系,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定價和避險功能。
他介紹,下一階段證監會將進行如下五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第一,積極開展涉農期貨品種及交易方式創新,穩步推進農產品期權及農產品指數等新型避險工具研發工作,豐富風險管理工具。
第二,密切跟蹤農產品現貨市場特性及變化情況,做精做細已上市品種,提高定價及風險管理效率。
第三,鼓勵期貨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場外衍生品創新,支持其為各類涉農主體提供量身定制風險管理服務并到期貨市場對沖。
第四,注重與信貸等農村金融服務相配合,與保險等其他風險管理工具相協調,積極探索“訂單+期貨+信貸”、“訂單+保單+期貨+信貸”等訂單融資業務,有效分擔農村金融風險。
第五,持續深化與相關單位和部門的合作,總結、挖掘、推廣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有效模式,開展系統化、多層次的期貨市場知識培訓和信息服務,提高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期貨市場服務生產經營的能力。
姜洋指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健全,特別是農產品價格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市場風險對現代農業的影響程度正在上升,并與自然風險、質量安全風險并列成為影響現代農業的三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