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期貨盤面有色金屬表現強勢,其中滬鋁主力1606合約全天維持高位震蕩,收報12805元/噸,上漲185元/噸或1.47%。不過,該合約的成交量和持倉量卻大幅減少,成交量較少10.9萬手至7.95萬手,持倉量減少4200手至15.8萬手。展望后市,短期走勢較為樂觀,不過萬三點位附近仍面臨較強阻力。
庫存方面,數據顯示,周五SHFE指定交割倉庫鋁期貨庫存在16.9萬噸附近,減少2885噸,其中上海庫存減少1817噸至6.2萬噸,江蘇庫存減少670噸至8.4萬噸,浙江庫存減少349噸至1.6萬噸,廣東庫存減少49噸至0.67萬噸。同期LME鋁庫存為264.6萬噸,較上一交易日減少6,750噸。
有色金屬高級分析師顧馮達表示,國內鋁價近期高位徘徊,部分鋁企業采用直供電,電力成本大幅下降,雖然氧化鋁原材料價格亦小幅跟漲,但電解鋁綜合生產成本不升反降。據綜合統計測算,截至4月底,國內電解鋁企業算數平均生產成本11552.08元/噸,較上月降低65.4元/噸,行業平均盈利383.92元/噸;加權平均生產成本10949.47元/噸,較上月降低441.64元/噸,行業平均盈利986.53元/噸。同時4月份電解鋁運行產能3104.9萬噸,虧損產能710.6萬噸,虧損產能占比22.89%。截至4月底,僅剩福建、河北、河南、寧夏、青海、云南省份未能實現扭虧,其余地區煉廠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綜合來看,國內電解鋁行業受益于前期供給側改革等政策性利好提振突出,目前在有色金屬中基本面偏強,但今年以來鋁價漲幅超過兩成,目前滬期鋁在萬三附近將面臨較大壓力,考慮到電解鋁成本下滑及鋁廠利潤復蘇,行業產能復產和產業鏈空頭保值需求漸濃,鋁價回調整理威脅加大,建議持續關注行業政策變化和市場資金流向,對短期追漲保持謹慎,產業空頭保值客戶宜優先介入。”顧馮達說。
從基本面上看,鋁廠復產不及預期,產能修復有限,階段性供應相對偏緊的現狀仍將持續,供需錯配繼續成為支撐鋁價的主要邏輯。從市場情緒上看,當下商品市場資金活躍,鋁供應短缺亦能形成吸引做多資金的炒點。當然,目前4月消費旺季已過,5月需求端是否轉弱,尚需宏觀層面進一步驗證,短期看上方仍有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