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原油期貨正式上線似乎已近在眼前,這是改革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期貨產品上市機制的關鍵一步。不過,近期國內部分商品期貨價格波動和成交量過大,監管層出于防范系統性風險的考慮,或許會延緩原油期貨上市時間。
自5月11日以來,受加拿大森林大火導致原油供應中斷事件影響,原油供應過剩情況改善,國際油價已在近日盤中觸及每桶50美元,國內成品油價也迎來年內“三連漲”。
受供應不確定因素影響,未來國際油價的波動將加劇,油企對價格風險管理需求上升,市場高度關注國內原油期貨推出的時間表。
5月25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董事長楊邁軍在第十三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透露:“上海期貨交易所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目前正在積極穩妥推進原油期貨的各項準備工作,將堅定走市場化、國際化道路,健全既適合中國國情又接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體系。”
不過,遺憾的是,這次透露的原油期貨上市信息中沒有預測上市時間。
原油上市或延后
在第十三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中國要建設國際大宗商品定價中心,一大舉措就是改革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期貨產品上市機制。在期貨市場基礎制度已經較為牢固、風險控制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上市更多產品并實行嚴格有效的監管,是發展商品期貨市場的可行做法。應不斷改革完善相關制度流程,開發上市更多符合實體經濟需要、市場條件具備的期貨新品種,包括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貨品種和商品期權。
不過,有市場人士指出,前一段時間,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內部分商品期貨價格波動和成交量都過大,目前監管層的重心在防范市場系統性風險上,穩定的市場環境將有利于新品種的推出。
方星海也指出,證監會已指導商品期貨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證金、手續費,適當限倉以及強化期貨公司風控責任等綜合風險防控措施,堅決遏制過度投機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實踐表明,只要重視風險防范,不把市場的價格和交易量當成實現某種結果的手段,防范風險就不難。下一步,各商品期貨交易所要繼續密切關注市場運行情況,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合理秩序。
記者了解到,原油期貨準備已經較為充分。
自2013年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設立后,中國的原油期貨籌備工作逐漸展開。記者從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獲悉,目前原油期貨所需的各項外部配套政策,包括市場準入及監管辦法、賬戶、資金及外匯管理辦法、保稅原油管理辦法及增值稅辦法已分別由證監會、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海關總署、財政部及稅務總局正式發布。上期所能源中心的業務規則也已向全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目前上期所能源中心已收到境內外市場各方400多條意見和建議,涉及合約設計、交易、交割、結算、風控等各項業務細則。上期所能源中心正對上述意見和建議做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結合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實際情況,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底線進一步優化市場風險的管理和應對能力為目標,對原油期貨的相關規則和細則進行完善和論證。
價格波動將加劇
最近,加拿大的森林大火、尼日利亞政治沖突導致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波動。
美國劍橋能源咨詢公司原油市場研究經理劉海全指出,未來的油品需求會在逐漸增加的通道中,直到2035年達到峰值。但令他擔憂的是原油供應端,未來會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已經決定不再扮演原油市場央行的角色。
劉海全指出,OPEC產油國可以分為三類,生產穩定的國家,像伊拉克等生產不穩定的國家,還有面臨政治風險的產油國,如伊朗制裁雖然已被解禁,但是如果伊朗再度跨過核問題紅線,還面臨著再一次被制裁的風險。這些國家對于未來OPEC原油產量增長帶來非常大的不確定因素。
美國頁巖油的彈性和效率也為原油市場帶來更多波動。
劉海全指出,傳統原油開采,從上游投資分配資本到第一滴油出來,需要十年的時間。美國頁巖油開采從投資到產油的過程比想象的更快,頁巖油前期投入的資本也低得多,這種開采方式不斷地打井,迅速彌補產能。油價下跌后,頁巖油商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從2003年到2014年,70%的井使用了40%的資本投入產出了16%的油,保本點在每桶七八十美元,現在生產效率提升后,保本點下降到了每桶四五十美元。
“低油價促使頁巖油產量開始減產,預計在2016年底到2017年初,美國原油產量會見底,如果OPEC產量穩定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油價必然回升,這又會長期支撐美國頁巖油更大的反彈。”劉海全指出。
而除了原有本身波動外,摩根大通期貨總經理魏紅斌指出,國際市場上主要的原油報價是以美元報價,美元無論是從它的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與紐約原油、倫敦原油期貨都呈負相關。匯改之后,人民幣的匯率也走向了雙向波動的新常態,但有很多油企原來可能已經習慣了人民幣匯率長期升值,在外匯敞口方面沒有太重視,在新形勢下,油企還需要進行匯價的風險進行管理。
風控需求井噴
市場開放和價格波動都影響著國內油企的經營模式。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5月下旬與山東一些煉廠舉行了一場圓桌論壇,“令我驚訝的是,企業成長非常快,主動運用了很多金融工具。”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亞太地區董事、總經理Christopher Fix說。
Fix透露,紐約原油期貨有30%至40%的時間段與亞洲時間重合,在該時間段內會有很大的波動,如中國公布GDP數據的時候等,這些亞洲時間段發生的事件直接影響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這證明亞洲投資者比重在增加,很多企業已經利用衍生品來做套保。
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欒波表示:“作為我們來說,要發展好內外和期現兩個市場。成品油和原油的開放進程在加快,這些年由于國家政策的限制,民營煉廠只能在國內做經營,在國際的運作能力上非常弱,這是我們的短板,也是需要我們調整的,需要合理分配資源。另外,就是對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做好有效結合,根據市場變化的情況,對產品原料做套期保值,對沖變動風險。我們一方面要實現內部的資源價值最大化,同時也要積極配制外部資源,包括利用金融手段創新管理體系,應對全球競爭。”
復旦大學能源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也呼吁,國內要加快推動原油的衍生品市場和成品油的衍生品市場建設,爭取中國在定價當中的話語權。
國內油企也盼望原油期貨早日上市,有更多的避險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