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煤炭企業普遍復產,坑口存煤緩慢增加,3月以來供應偏緊的局面有所改變。電廠機組檢修尚未完成,采購意愿不強,5月中旬前港口現貨報價仍有下跌空間,未來電廠補庫時點成關鍵。
坑口產量趨增,煤礦安全、環保檢查貫穿全年
3月底4月初以來,隨著產區復產礦井數量增加,煤炭產量有所回升,坑口供應偏緊的局面暫時得以緩解。根據統計局2017年4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全國原煤產量29976萬噸,同比增長1.9%;1—3月全國原煤產量80923萬噸,同比減少0.3%。增長主要來自于內蒙古和陜西,兩地3月分別生產原煤8506.9萬噸、4555.6萬噸,同比漲幅分別高達15.9%、18.7%。目前看,陜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600295,股吧)的合規企業基本處于正常生產狀態,坑口較3月底存煤明顯增加,但相比去年,目前的存煤水平仍不算高。坑口報價有所松動,部分煤礦降幅5—20元/噸不等。但礦方對此有心理預期,預計坑口價格緩跌趨勢將持續到5月下旬。
未來供應格局能否出現較大變化,仍需關注部分大型煤礦投產情況。隨著部分在建大型礦井以產能置換的方式,逐漸通過驗收、投產,對于供需平衡的影響遠大于區域內一系列中小礦復產帶來的影響。
今年恰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當地對于煤炭企業各種形式的安全檢查持續不斷。預計7月前后,隨著慶祝活動臨近,對于火工品管理將更為嚴格,露天礦炮采作業將受到一定影響。環保方面的要求也較為嚴格,例如要求露天堆場加蓋,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儲存能力也受到制約。
環渤海港口存煤仍未恢復,報價存在下跌預期
大秦線檢修后,秦皇島港庫存恢復緩慢,目前僅為501萬噸,部分發運轉為蒙冀線;曹妃甸港口庫存回升速度較快,目前為361萬噸。截至4月18日,環渤海港口煤炭庫存不足1350萬噸,依然相對偏低。目前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報價670元/噸左右,但成交量較少,市場看空氣氛漸濃,部分貿易商有甩貨心理,未來現貨價格仍有下跌預期。
電廠采購意愿不強,未來補庫時點較為關鍵
受工業用電量回暖、水力發電回落影響,一季度,我國火力發電漲幅超過7%。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全國發電量516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7.2%。1—3月全國發電量1458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6.7%。其中,3月全國火力發電量396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7.7%;1—3月全國火力發電量1135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7.4%。3月全國水力發電量725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3%;1—3月全國水力發電量1938億千瓦時,同比減少4.1%。
盡管電力需求形勢較為樂觀,六大電力集團月均日耗64.9萬噸,遠高于去年同期55.3萬噸的水平,但電廠依然保持低庫存策略,3月中旬以來存煤總數大多低于1000萬噸。目前電廠部分機組仍處于檢修狀態,加之港口煤炭價格處于下跌周期中,電廠采購積極性不高,有觀望情緒,以長協采購為主,市場煤比例較低。
綜合來看,當前煤炭市場處于季節性需求回落期,成交偏低的局面將持續到5月中下旬,預計港口現貨價格仍有回落空間。但因上半年需求相對較好,坑口庫存量不大。而隨著夏季用煤高峰來臨,電廠采購恢復,煤炭市場仍將恢復到緊平衡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