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分析
今日鄭棉走勢震蕩略強,波動區間:19400-19610。今日開于19440,開盤后震蕩走高,收盤19500。今日成交量21.9萬手,增加49530手,持倉量29.9萬手,增加8522手。截至7月3日,CFTC基金加多減空,凈空單比例減少3113手至-4704手。
二、棉花基本面分析
6月紡企調查:7月成為價格分水嶺 地產棉用量不及兩成
6月以來,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持續下滑, 延續上月走勢,CC Index(328)從6月初的18712元/噸跌至6月29日的18164元/噸,累計下跌548元/噸,跌幅約2.93%。7月上旬,棉花價格跌勢暫止,出現小幅反彈。
同期,進口棉價格指數依然跌多漲少,FC Index M 1%關稅下和滑準關稅下,分別從6月初的13514元/噸和14476元/噸跌至6月29日的13277元/噸和14300元/噸,累計下跌分別為237元/噸和176元/噸。7月上旬,進口棉價格指數出現上漲,分別漲至13556元/噸和14508元/噸,漲幅分別為279元/噸和208元/噸。
其他棉紡原料方面,與棉花價格走勢類似,6月以來,滌綸短纖、粘膠短纖價格走勢先跌后漲。分別由6月初的10680和15550元/噸跌至6月29日的9430元/噸和14650元/噸,累跌1250元/噸和900元/噸,跌幅分別11.7%和5.79%。7月上旬,受原油價格上漲拉動,滌綸短纖價格止跌反彈,粘膠短纖緊隨其后,擺脫下跌走勢。
紡織市場方面,人棉紗、純滌紗價格受7月上旬原料反彈影響,價格上行,成交平平。全棉紗走勢維持平穩格局,銷售情況沒有明顯改善。下游坯布、面料市場受季節影響,部分品種銷售呈時節性看好。
6月底,中國棉花信息網對規模總量為1204萬錠的棉紡織企業進行調查,結果如下:
注:工業庫存調查結果僅包括棉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庫存。
1、棉紡織企業棉花庫存情況: 6月以來,國內外市場棉花價格持續下滑,7月初價格止跌反彈,國內部分紡織企業認為此時棉花價格已到低點,亦或是價格已經沒有更大的下跌余地,開始補充棉花庫存。調查企業中,33%減少棉花庫存,41%增加棉花庫存;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庫存量為72.36萬噸,較上月增加2.82萬噸,結束連月來的棉花庫存下滑局面。
對于后期棉花價格走勢,考慮到新年度20400元/噸的棉花收儲托低價,加之棉花配額緊缺,市場上可供采購的國內棉花資源日漸減少,多數被調查企業認為后期棉花價格下跌空間不大。但即使上漲,考慮到紡織市場目前的慘淡局面,部分被調查企業認為上漲的空間也不會太大,棉花價格走勢依然要遵循市場規律。
2、紡織企業單月用棉變化情況:雖然是盛夏,但是紡織企業手中的夏季訂單已經收尾,而新的秋冬季訂單還沒開始大量生產。受人員緊張,市場疲軟,高峰限電等因素影響,企業經營難度增加,為降低生產成本,紡織企業化學纖維用量有所增加。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企業中,46%減少棉花用量,28%增加棉花用量。
3、棉紡織企業紗布庫存情況:6月以來,輕紡市場紗布銷售情況平平淡淡,受上游原料價格下滑影響,下游企業為避免價格風險,采購理性,沒有出現集中囤貨情況。總體來看,紗布生產廠家庫存壓力沒有明顯緩解跡象,加緊出貨仍是主要銷售思路。調查結果顯示,紡織企業紗線庫存18.71天,較上月增加1.6天;坯布庫存28.73天,較上月增加0.92天。
4、棉紡織企業進口棉占總用棉比重: 國內外棉價差依然巨大,即使配額緊張,國內紡織企業采購進口棉的興趣依然有增無減,有企業甘愿花費40%的關稅以進口無需配額的棉花。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企業中,33%增加進口棉用量,31%減少進口棉用量。紡織企業進口棉比重52.98%,較上月增加3.24個百分點,重新占領過半壁江山。
5、棉紡織企業新疆棉占總用棉比重: 本年度至今,國內可供使用的棉花資源已經不多,而新疆棉也放下身段,價格不再高高在上,紡織企業加大了新疆棉的采購力度。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企業中,28%增加新疆棉使用量,28%減少新疆棉使用量。紡織企業新疆棉占總用棉比重31.03%,較上月增加3.29個百分點。
6、紡市預期: 被調查企業中,部分被調查紡織企業認為紡織市場的慘淡局面應該有所改觀,但也有企業認為紡織處境艱難,外圍市場形勢不甚樂觀,紡織難有好的發展,再這樣下去,將會有大批的企業因不堪虧損而倒下。
三、操作建議:
投資者暫以區間思路,震蕩偏多對待。震蕩區間:19300-19600。短多可在上方壓力處逐步獲利了結。內外價差巨大,鄭棉不具備大漲條件。另外,目前買美棉12號合約賣鄭棉1301合約依然存在套利機會和空間,套利單可以繼續持有,維持適當多頭敞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