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看來鐵定了心要用逆回購操作替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
據新華海外財經援引交易員的話透露,中國央行29日早間在公開市場詢量中增加了28天期逆回購品種,如果這一品種今天真的得以成行,則這將成為近10年來期限最長的逆回購操作。
所謂逆回購操作,是指央行用現金從銀行手中回購央票,是向市場注資的一種公開市場操作手段。央行一般每周二和每周四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一般提前一天就第二天將要進行的操作詢量。
28日,在上周3650億元天量逆回購之后,央行再度進行了1250億元大手筆逆回購,這是央行自6月26日以來央行連續第10周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創下自2002年6月以來連續逆回購操作的最長時間紀錄。
交易員昨日稱,央行逐漸加長逆回購期限的目的是,想更全面地了解銀行的資金面狀況,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穩定月末以及9月資金面。但是逆回購期限的不斷加長,也顯示出央行使用逆回購調節資金面的決心,因此預期的降準又將推后。
此前曾多有市場人士針對擬回購手段提出質疑,雖然逆回購能夠起到注資的作用,但由于期限很短,銀行在安排時會有諸多限制,因此還是需要下調存準率以釋放出長期資金。
據透露,央行29日早間還開展了7天、14天期逆回購以及91天期正回購詢量。本周到期的逆回購規模達人民幣2500億元,而可用來對沖的到期央票和正回購為310億元,因此本周公開市場的資金缺口為2190億元。因此如果沒有意外,今天央行預計仍將維持較大的逆回購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