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滬深兩市總體呈反彈格局,大盤指數漲幅雖然不大,但全日較穩固得維持在紅盤區域。通信板塊成為全天最大亮點,金融股表現大大好于前幾個交易日。市場成交量繼續下滑,觀望氣氛仍然比較濃厚。不過基于以下幾個因素,我們認為二次反彈的時機已經成熟。
宏觀經濟持續好轉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三季度經濟數據,GDP同比增長達到7.8%,這點明顯好于市場之前的預期(7.7%),發言人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也表達了較為樂觀的態度,這對市場是一個重要指示。從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不僅僅是同比實現增長,環比數據也好于第二季度,而第四季度由于有黃金周節假日消費的支撐,預計數據繼續向好的概率比較大,由此為市場反彈具備了比較好的經濟因素支撐。
國際市場環境好轉
從歐美公布的各項數據來看,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形勢已經穩步恢復,這點對于防止我國外貿出口出現下滑有比較重要的意義。而且第四季度是歐美圣誕消費旺季,出口收入在這個時間段很大程度上會有季節性的增長。對于市場而言,近期已經習慣于從進出口數據透視經濟情況,9月份出口數據下滑給大盤帶來了一定的擔憂,而在圣誕旺季的支撐下這一憂慮有望緩解。
個股形態逐步好轉
從個股技術形態來看,經過一個階段的調整已經逐步好轉。以權重股為例,大多數股價都將受到均線的強力支撐,除非出現重大利空來打破這個平衡。但在三中全會之前,市場對于政策的預期還是向好的,因此這一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不大。重點個股獲得技術支撐將會有利于盤面穩定,而在盤面穩定的狀態下,一些題材股將會再次開始活躍。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認為,大盤具備了重新走好的條件,三中全會之前各種題材股展現出來的機會值得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