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終于為歷時六年的大規模量化寬松畫上了句號。10月29日美聯儲結束了第三輪量化寬松(QE3)項目,并在貨幣政策的前瞻指引中繼續保留了“相當長時間內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當前區間”的措辭。美聯儲的聲明盡管已在意料之中,美元還是應聲而上,美股市場出現調整。
美聯儲如期退出QE3,是因為勞動力市場前景明顯改善,經濟擴張有了足夠的潛力。美國10月18日公布的季調后初請失業金人數四周均值跌至28.1萬人,創2000年5月以來最低,這表明美國就業市場繼續保持增長。美國10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56.2,雖略低于市場預期的57,但仍保持快速擴張。美國9月CPI同比增長1.7%,環比增加0.1%,核心物價指數也保持了相同的增長,通貨膨脹水平有明顯回升,這些經濟數據都足以支持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
自2008年以來,美聯儲非常規的量化寬松政策、超低利率的資金成本,為市場提供了4.5萬億美元,這些資金給美國股市提供了強大的反彈動力,因此走了六年的上升行情。現在,美聯儲的退出雖然沒有在市場上引起大的波瀾,但此后,維持股市上升的動力已經發生了改變。公司盈利將會是影響股價變動的主要因素。最近,在公司盈利方面,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中有超過三分之一已經公布了季報,其中69.5%盈利超過預期,高過長期均值63%。這有利于美國股市的穩定。美國經濟向好雖然可能會促使國際資本回流美國,但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和資本管制,中國的資本賬戶仍會保持穩定,股票市場不會受到大的沖擊。
再回到國內的股票市場,此前我們曾經預期股票市場在10月會有所調整,并且在經過數周的調整后,股市有很大可能性會重回升勢。在過去的幾天內,股市出現了顯著反彈,雖然這樣的反彈來得早了些。
在過去的幾天中,我國沒有重要經濟數據公布,而市場對此前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已經消化。影響股市波動的直接動因主要聚焦在一些政策性的變動上。從改革發展的愿景看,這些問題并不會長期起到負面作用,所以股市對這些消息的消化只有短暫的時間,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周末,最重要的經濟數據是官方10月PMI和匯豐中國10月制造業PMI終值。對這些數據,人們已經有所預期,對股市的影響會較為正面。不過市場將面臨年底因素影響,所以上證指數會在近期創出階段性的新高,但股市缺乏連續上漲的動力。預期股市會沖高后回落,在區間內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