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而言,鋼廠當前的減產程度仍然有限,對鋼材供給的影響較小。
首先,從銷售情況來看:由于貿易商回避冬儲及工地停工較多,目前鋼廠銷售情況普遍偏差,鋼廠庫存較高,僅大中型鋼廠訂單尚可,小鋼廠承壓較多。盡管現在鋼材銷售情況并不理想,但鋼廠對節后行情仍持樂觀態度,且3月、4月的訂單情況環比出現明顯好轉,同比持平。鋼廠對后市銷售的樂觀態度,使鋼廠近期主動減產的可能性減小。
其次,從鋼廠利潤來看:鋼廠目前還是處于虧損中,但相對于短期利潤,鋼廠更看重全年利潤。2014年下半年鋼廠利潤回升較快,峰值利潤達到400元/噸,全年利潤較2013年有大幅回升。在這樣一個基礎下,短期內的虧損對于鋼廠而言仍然是可以接受的。鋼廠對于二、三季度的鋼材市場仍然看好,加上鐵礦石價格目前仍有下跌空間,成本有繼續下移的可能,鋼廠普遍認為后市利潤回升的可能較大,全年利潤有繼續向好的趨勢。鋼廠對于其利潤的樂觀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主動減產的可能性。
再次,從生產情況來看:目前市場對鋼廠減產的預期過于強烈,甚至將常規檢修也誤讀為“減產”。實際上,除了個別小型鋼廠由于虧損巨大、資金緊張等被迫減產外,鋼廠普遍沒有主動減產的意愿。一方面,目前減產代價過高,減產則將面臨銀行抽貸甚至破產的風險;另一方面,相對于前幾年的虧損,目前的虧損尚在可承受范圍內,而考慮到節后市場即將復蘇,現在減產并沒有必要。一般來說,鋼廠減產要分三步走,首先是降低鐵礦石品位,以降低高爐系數和生鐵產量;其次是對軋線或高爐進行檢修;再次是悶爐。除去春節前例行的常規檢修外,目前鋼廠減產仍停留在“降低入爐品位”的階段中,即便檢修,絕大部分仍停留在“計劃”的層面上,少數出現檢修的仍以軋線檢修為主,高爐檢修占比較小。鋼廠當前減產的程度有限。
最后,從原料庫存來看:鋼廠原料庫存情況已經出現了明顯分化。大中型鋼廠以遠期現貨為主,采購周期較長,且通過信用證付款,資金壓力較小,原料供應較為充足,部分鋼廠采購計劃已排至3月中下旬;小型鋼廠仍以港口現貨采購為主,資金占用較多,且價格偏高,鋼廠被迫降低其原料庫存,個別小型鋼廠庫存已經不足一星期。鋼廠對于原料采購的控制已經從側面反應出鋼廠現在的心態和現狀。當前小型鋼廠的資金壓力巨大,鐵礦石價格再低,也無法刺激其增加采購;其二,原料維持低庫存,也暴露出個別鋼廠已經做好“減產”的相應準備,不排除有高爐檢修或悶爐的可能性。實際調研了解到,“減產”確實已經提上日程,如果鋼材價格仍然無法回升,可能會迫使部分小型鋼廠繼續以檢修的方式實現“減產”,但由于其在市場中的比重較小,對供應量的影響微乎其微。
綜上所述,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少數鋼廠已經開始通過“降低入爐品位”、“軋線檢修”及“高爐檢修”等方式降低產量,但這種方式的“減產”對整體鋼材供應量的影響程度十分有限,在需求沒有好轉的情況下,短期內鋼材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而對于鐵礦石而言,目前供需雙方仍然處于相對緊平衡的狀態,短期內供應端仍處于去庫存的階段,在需求相對平穩的狀態下,供應的減少同樣難以支撐價格反彈。
我們認為:對于節前市場,鋼廠出現大規模減產的可能性不高。原因有三:其一,鋼廠普遍看好節后市場,現在減產不利于鋼廠節后銷售;其二,鋼廠前期利潤良好,除個別小型鋼廠外,資金狀況并沒有出現特別緊張的情況,當下的虧損仍然處于可承受范圍內,主動減產意義不大;其三,鋼廠一旦減產,面臨銀行抽貸的風險將增加,減產可能意味著破產。因此,短期內鋼廠大規模減產的可能性并不高,個別鋼廠的“檢修”行為對鋼材供應的影響較小,市場對于“鋼廠減產”的預期有可能會落空。 |